出品 | 搜狐汽車 · 汽車咖啡館

作者 | 楊璐

“2025年這個時間點我們認為是行業分水嶺,到那時會形成幾家核心的產業鏈供應商,在每條產業鏈上下游會有兩三家供應商?!?/p>

“現在當務之急是把領航輔助駕駛功能(NOA)實現大規模量產落地,在這個基礎上,還要做到體驗提升、降低成本,這兩件事情是未來決定誰能真正走到最后的關鍵?!?/p>

今年上海車展期間,禾多科技創始人、CEO倪凱接受搜狐汽車采訪時說到這番話,這也成了業界心照不宣的共識。百度集團副總裁、IDG事業部總經理儲瑞松也認為,2025年將會是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拐點,2025年以后,每年銷售的新車中,15%以上都是具備智能駕駛能力的。

眾多企業埋頭趕活,已經無暇他顧。近一個月內,毫末智行在魏牌摩卡上進行了城市NOH試駕;5月10日,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社交平臺曬出城市NOA內測畫面,智己攜Momenta上車高速NOA……

頭部車企著力打造NOA功能,源于在智駕產業形態中,感知價值最明顯的功能體現在城市NOA上,也是行泊一體的最后一塊拼圖。

在業內人士普遍把2025年定為智能駕駛拐點時,智駕公司擺好了狂奔姿勢。2023上海車展上,大約有十幾家智駕公司展出了“行泊一體”產品。據搜狐汽車不完全統計,現已有26家智駕供應商推出了“行泊一體”產品方案。

所有方案中有一半支持實現城區NOA功能,而目前只開發了L2+輔助駕駛功能如自動跟車、自動變道、車道居中、定速巡航、自動泊車……的公司,也聲明在后續會繼續開發升級NOA。

行泊一體成了決戰智駕的籌碼,但短暫的時間里,量產規模、產品體驗、技術迭代都是智駕的敵人。

量產:生存之道

“行泊一體”的名稱首次出現大約在2021年,隨著電子電氣架構從分布式向集中式發展,智駕領域的行車與泊車從獨立走向聯合。等到2022年,一些行泊一體方案開始上車,也成為車企著力宣傳點。

原本智能駕駛系統在行車域和泊車域是分離的,行泊一體將原本獨立的行車與泊車控制系統集成在一起,軟件架構從兩套變為一套。簡言之,把行泊功能集成到一個域控制器上,實現計算資源共享,進而降本增效。

行業逐漸看清,智駕的真實需求不是砸錢堆料,是能真正上車并安全使用。這一行業共識觸發了行泊一體的旺盛需求,一時間不管曾經是漸進式路線還是跨越式路線的企業,都開始改口把“量產”奉為圭臬。

在搜狐汽車統計的具有“行泊一體”方案的26家智駕供應商中,其產品的初次量產時間基本在2022年、2023年。這些國內智駕方案供應商大部分是在2016年前后成立的公司,當時正值自動駕駛創業潮。

經過七八年的發展,技術產品走向從研發起步到可落地量產再到降本增效。用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的話說,整個自動駕駛產業經歷了一波三折,有波峰有波谷明年可能又遇波峰。

2018年是一次波谷,L4級自動駕駛初遇資本寒冬,概念的狂歡沒有多久就受到了業務落地的拷問,投資人開始關心“商業模型”、“盈虧平衡點”。這時經營路徑出現了分化,有的走上漸進式路線,有的堅持跨越式路線,有的聚焦限定區域的無人駕駛,有的專注打造乘用車的輔助功能。

2022年再遇挑戰,車端對整體成本把控趨近,靠燒錢生存的公司走向了終結,裁員、倒閉、市值暴跌成了年末總結的高頻詞。就連曾經的獨角獸——福特與大眾投資的L4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也官宣倒閉,給了行業沉痛一擊。

幾經潮起潮退,現在只有落地且低成本落地自動駕駛公司才能獲得一絲喘息機會,也正因此它們拼命擠進輕量化行泊一體的賽道,急于在NOA領域搶占一席之地。

降本:擴張武器

在2023上海車展上,多家供應商向搜狐汽車表示普遍受到了來自車端的成本壓力。

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多次談到車企“送刀子”的談判經歷,其實二級供應商的壓力更大,還要承接部分一級供應商的壓力轉移。

“我們在跟車廠交流過程當中,能夠感受到車廠本身的壓力,傳導到我們這里并不是說一定要把價格壓的很低,更多是跟我們做方案的探討,怎么能夠降低傳感器成本,怎么能夠最小化的應用算力資源,從方案設計角度上找到一些成本突破的辦法”,商湯絕影智能駕駛產品總監趙祥磊對搜狐汽車表示。

行泊一體方案被車企和供應商選中,東軟睿馳在2021年推出的行泊一體域控制器時,就宣布比傳統1V1R(傳感器配置-即一個攝像頭+一個雷達)+APA(自動泊車)的技術方案,成本能節省20%~30%。

在上海車展上已公布的幾套方案中,價格也是一卷再卷。福瑞泰克新品——5V5R行泊一體解決方案,整套產品售價低于3000元。宏景智駕新推的單征程3行泊一體域控制器將把成本控制在極低水平,其創始人兼CEO劉飛龍表示,要把輔助駕駛系統裝在15萬元以下的車上,要把域控的成本拉到1500元以內。

為控制成本,技術要素上對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易航智能是在算法端,把能實現行泊一體這一套功能的算法壓縮到很小,以便能放到更具性價比的中小算力平臺上,以此降低成本。

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重感知路線,也是對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的妥協。

同時,硬件供應商也在尋找平替方案,比如激光雷達廠商推出了補盲激光雷達,據悉價格只有原來的一半。

當前車企的追求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,但從用戶體驗層面來說,降本從不是以犧牲安全性和功能性為前提,因而既不能丟失功能性又要卷成本,供應商只有承受。

通路:穿越生死線

拿下第一單,絕非易事。

正如地平線曾描述與理想的首次合作,幾乎是與客戶團隊融為一體,一起加班一起測試,用8個月時間完成產品交付,刷新本土供應商的交付速度。

易航智能創始人、董事長陳禹行對搜狐汽車表示,“車廠對于系統的認知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功能,也對成本有了更多的要求。所以像我們這樣的解決方案供應商來講,肯定還是要考慮成本以及功能的平衡?!?/p>

最初的時候,易航智能靠著一輛改裝過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從長春開到沈陽,車上就載著理想的工程師,在這趟八百公里的路測之后,易航智能拿到了理想的投資和定點。

獲得項目定點只是活下來的第一步。

在智駕系統開發、調試的交付過程中,最大的考驗是工程化能力。毫末智行工程師曾坦言,特斯拉自動駕駛最牛的地方就是工程化能力,其實算法都是差不多的。

張凱提到,在國內,毫末智行的最大優勢在于工程化能力。尤其To C的工程化項目是比較難的,因為開發時肯定想不全消費者使用車輛時的習慣和其他問題,并且還要在車輛發生問題時有快速響應。

軟件方案上車后還有OTA升級,功能不是交付完即可,讓功能體驗越來越好的義務貫穿車輛使用全周期。在此過程中,供應商也要承擔大部分責任。

這也導致L4降維做L2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,“工程化是個苦差事”,某自動駕駛公司工程師聊道。

“車企做出的車并不一定賣得掉”,也是智能駕駛供應商的一道坎。

上面這句話出自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,華為HI模式原本與三個車企合作:北汽、廣汽、阿維塔。3月份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,余承東說:“現在只剩長安阿維塔,廣汽放棄不做了,另外,北汽做的模式產品有點問題,他們定義的產品,在市場競爭力上有點問題”。

敢如此“吐槽”客戶的供應商也只有華為了,不過余承東也為自己的“大嘴”引來了風波,讓外界對華為自己造車的意圖多有懷疑,而董事會一再強調華為只做車企的供應商。

作好供應商的角色,產品節奏一定是跟著車企車型走。儲瑞松也在媒體采訪中指出,高速智駕產品去年已經量產,但遺憾的是主機廠遇到了問題沒有起量,后續也就沒再宣傳。

像華為、百度這樣能在車企客戶中獲得較多話語權的供應商,也要受制于終端車輛的銷售情況,何況眾多自動駕駛創業公司?

大浪淘沙還在持續。

行泊一體方案的發展一邊朝著布局低價位車型上應用,一邊向高速NOA及城市NOA升級進發,具備NOA功能尤其是城市NOA的方案顯出領先之勢,但能與頭部車企、熱銷車型的合作更為關鍵,何況還有國際Tier 1們的追擊。

激戰之中,留給智駕供應商們的時間不多了。